也門位于阿拉伯半島東南端,瀕臨浩瀚的印度洋,是一個典型的阿拉伯社會和伊斯蘭國家。同世界大部分地區一樣,也門人把婚禮當作歡樂的慶典和重要的社交活動,但也門的婚俗至今保留著許多古老的阿拉伯傳統和特有的習慣。
找對象
在也門的傳統家族里,娶嫁不由已,基本由父母做主。父母是一家之主,尤其是父親擁有絕對的權威。而且按照伊斯蘭教教規,男女授受不親,所以除了家庭和親戚關系外,小伙子很少有與女性接觸的機會,與姑娘們更是難得一見。因此,選擇未婚妻這樣的事情就只能依賴父母和親友了。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在也門,小伙子們到了十七、八歲,父母就開始為兒子張羅婚事了。首先,母親會在親友和鄰居的子女中留心(如果是表兄妹,親上作親也是允許的)。在也門,婦女們也有自己的社交活動,她們在閑談、煮飯、做禮拜、編織毛毯之類的集體活動中互相交流,增進了解,母親大多通過這種方式來物色未來的兒媳婦。如果相中了某位姑娘,母親會與父親商量,而父親對女孩家的男性成員一般則比較熟悉。如果不太熟悉,找個朋友打聽打聽。或者到女家附近作一實地考察,看看房子的外表就大致知道這家過得怎么樣了。父母都同意了,才會征求兒子的意見。而關于那位姑娘,如果兩家是親戚的話,小伙子還會知道一點,如果不是這樣則一無所知了。
相親
然后,父母會托人到女方家里提親。女方當然也要經過一番考察,如果不反對,會定下一個相親的日期。到了那一天,小伙子和父親一起帶著禮物來到女方家中,主要目的在于讓女方家庭特別是女孩本人得于近距離地觀察和了解。如果幸運的話,女孩也許有機會向客人獻茶或椰棗,當然必須得戴上厚厚的面紗。這一次,女方對男方的了解多了一些,但是小伙子對女孩卻還是知之甚少。
相親結束時,女方父親一般不會立即答應這樁婚事,而是要求給一段時間考慮和商量一下,并且要征求女兒的意見。如果雙方都沒什么意見的話,接下來便是正式的求婚了。
求婚
求婚的日子一般選在星期四或星期五。這一天,小伙子和父親在三到四名男性親友的陪同下,帶著葡萄干、椰棗和其它禮物再次來到女方家中。小伙子通過父親把求婚戒指和送給未婚妻和她母親的衣服恭恭敬敬地送到女孩父親的手中。雙方商定婚禮的具體日期和娉禮的數量。娉禮大部分由小伙子的父親承擔,主要用于給未來的新娘購買珠寶和衣服。按照也門風俗,結婚以后這些珠寶和衣服就成了新娘的私有財產,即使婚后多年丈夫也不許碰這些東西。即使離婚,也完全歸妻子所有。如果男方暫時湊不齊這筆錢,也可以稍后一些,但必須在結婚之前。經過這一次,雙方的婚事就基本定下來了。任何一方提出反悔都被認為是很丟臉的事。
定婚
在也門,定婚是婚禮的一部分。結婚典禮一般持續三天,從星期三至星期五。星期三的下午是雙方正式簽署婚約的時間;星期四雙方做準備,招待近親;星期五是當地人的休息日,新郎新娘正式成婚。定婚儀式在女方家中進行。在一位阿匐的主持下,新娘與新娘的父親面對面地坐下。新郎懇請未來的岳丈:“以真主安拉的名義,您愿意將您的女兒嫁給我嗎?”岳丈回答:“以真主安拉的名義,我愿意將我的女兒嫁你為妻。”阿匐問新娘的父親:女兒是否同意這樁婚事?回答當然是肯定的。接著,新郎與岳丈都伸出右手,緊緊握住對方。阿匐手捧一條白布,將其放在他們的手上,開始念誦<<可蘭經>>第一章,為新人祈福。
儀式的高潮是新娘的父親將象征婚姻幸福美滿的葡萄干撒向空中。在場的親友特別是孩子們會爭先撿食落在地毯上的葡萄干,誰撿得最多就預示著誰將來最幸福。當然這葡萄干也不是白撿的。按照當地風俗,凡是撿到葡萄干的人都必須或多或少地拿出賀禮。而在婚禮現場,會專門有人高唱來賓的姓名和賀禮的數量,太少也拿不出手。這些賀禮主要被用來支付盛大婚宴的費用。
成婚
星期五是婚禮中最重要、最熱鬧的一天,新郎新娘在這一天正式成婚。廚師一大早就帶著廚具趕來,殺羊宰牛,烹菜煮飯,為中午的豐盛婚宴做準備。這一天要來上百的賓客,甚至更多。鄰近的婦女們會隨身帶來自家的餐具,并幫女主人做些準備工作。事先收拾幾間凈室,甚至是好幾座房子,午宴之前新郎在全家男子和來賓的陪同下在這里做禮拜和祈禱。出來時,樂手們奏起歡快的鼓樂,一群青年男子載歌載舞,擁簇著身穿嶄新的阿拉伯長袍、手拿金色寶劍的新郎進入洞房。客人們席地而坐,盛大的婚宴在歡呼聲中開始了。
整個下午都是歡慶的時間。阿匐不時地吟誦經文,為新人一生的幸福安康祈禱。樂手們打起手鼓,彈著琵琶,吹響胡笙。小伙子們隨歌起舞,放聲歌唱。來賓們在熏香燎繞下席地而坐,或悠閑地抽著旱煙,或嚼著椰棗和葡萄干。直至夕陽西下,人們才會漸漸散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