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名淵源
蘇丹共和國簡稱“蘇丹”。
蘇丹國名是由阿拉伯語“比利亞德――埃斯――蘇丹”轉化來的,為“黑色人種”、“黑人國家”之意。由于該國是世界上最熱的國家之一,氣溫高達50℃以上,人稱“火爐國”,所以生活在這的人皮膚多呈黑色或棕褐色,故此而得國名。1985年12月16日正式宣布為“蘇丹共和國”。
二、地理位置
蘇丹位于非洲東北部。北連利比亞、埃及、南接烏干達、扎伊爾、肯尼亞,西鄰乍得、中非、東界埃塞俄比亞,東北瀕紅海。
三、主要概況
蘇丹全國面積250.5813萬平方公里。人口2350萬(1985年),其中蘇丹阿拉伯人占近一半,另外還有丁卡人、努比亞人、貝扎人、努埃爾人、阿贊德人、巴里人等。
蘇丹全國劃分為8個行政區,首都喀土穆區與行政區平行,直屬中央政府管轄,行政區下設18個省。首都喀土穆。貨幣為“蘇丹鎊”。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
四、社交習俗
蘇丹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蘇丹友人心赤誠, 迎賓待客很熱情;
伊斯蘭教為信仰, 恪守教規重圖騰;
民族成份雖復雜, 嗜好習俗卻類同;
喜紋身面避邪氣, 視其為美又光榮;
白色頗為受喜愛, 象征幸福與光明。
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
蘇丹人熱情好客,招待客人往往要現殺羊取生羊肝盛情款待客人。他們新年習慣互相饋贈核桃,以此來相互祝愿幸福。他們有紋面、紋身的習俗,認為在面部、手臂、身上紋出圖案既能增加人的美觀、還可以避邪。蘇丹南部的游牧民族努爾人對牛倍加喜愛,他們視牛為寶。牛奶是他們的主要飲料;牛肉是他們的美食;牛皮是他們制鼓、被褥和杯、盤、碗的主要原料;牛角是他們的制號、湯勺和手鐲的原料;牛尾是他們制飾物的原料;牛糞既是燃料,又是房屋墻壁的建筑材料;牛還是他們最重的彩禮;牛又是他們顯示貧富的主要標志。
蘇丹貝賈族女性地位和威信高于男性。如個人或家庭之間發生斗歐,只要有成年婦女走上前去席地而坐,并摘下頭巾,歐斗的雙方就會自動放下武器終止斗歐。蘇丹阿拉伯婦女,遇到陌生人時,有用包在頭上的披巾遮一下面,以示禮貌的習俗。他們非常喜歡白顏色,視白色為光明、幸福的象征,并以其代表純潔和坦率。蘇丹希盧克人有敬蛇為神的習慣,他們不僅不傷害蛇,還常說服他人要敬蛇。
五、禮節禮儀
蘇丹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的傳統禮節是握手和擁抱,同時要進行詳細的問候,內容從個人生活到家里狀況等,要持續幾分鐘才能完禮。
六、信仰忌諱
蘇丹人信奉伊斯蘭教的占73%,信傳統宗教的占16.7%。他們忌諱左手傳遞食物或東西,認為使用左手是不尊重人的表現。他們忌諱有人隨便與他們國家的女人交談、握手或接觸。蘇丹婦女忌諱擠奶,因為擠奶是男人的事。婦女擠奶,讓人看到了將是莫大的恥辱,會成為別人的笑柄。蘇丹的別扎部落,男人不準提及母親和姐妹的名字,否則,便被認為沒有教養。蘇丹人忌用狗作商品的商標。蘇丹伊斯蘭教徒禁食豬肉和使用豬制品,不吃怪形食物,不飲酒。蘇丹人不吃海鮮、蝦、觸和動物內臟(有人吃肝),不愛吃紅燴帶汁的菜肴,貝賈人不愛吃魚和蛋類。
七、飲食習慣
蘇丹人以東歐式西餐為主,也非常喜歡中餐。他們用餐慣以右手抓食取飯。他們最喜歡喝本國咖啡(即把咖啡豆焙干、舂成細粉、加入奶酪煮成),他們常常聚友共同品評暢敘心懷。蘇丹貝賈人樂于吃烤內,喝奶及不放糖的咖啡。
蘇丹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肴肉多量大,注重菜品經濟實惠。
②口味 一般口味喜清淡,愛酸辣味。
③主食 一般以面食為主,也常把肉當主食。
④副食 喜食牛肉、羊肉、駱駝肉、雞、鴨、蛋品等;常吃蔬菜有西紅柿、洋蔥、黃瓜、土豆、豌豆等;調料愛用辣椒;胡椒粉、芝麻等。
⑤制法 對煎、烤、炸、炒、熘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清真菜。
⑦菜譜 很欣賞香酥雞、洋蔥炒牛肉線、烤肉、炸八塊、番茄牛肉片、奶油喂菜心、清燉雞、烤羊肉串、番茄雞蛋、辣子湯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不飲酒,普遍愛喝酸牛奶、咖啡、果汁以及冷開水等飲料,也愛喝濃茶。
⑨果品 對水果中西瓜、桃、香蕉都愛品嘗;干果喜歡花生米、腰果、核桃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