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晨曦,我走出伊斯坦布爾現(xiàn)代化的阿塔圖爾克機場。這座用近代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名字命名的國門,從一開始就告訴人們:站在地理十字路口的土耳其人,千百年來始終面對一個矛盾的心理選擇:在東方,還是向西方?
我乘坐伊斯坦布爾人引以為榮的交通工具——城鐵闖進了這座被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寄托了無限希望的“永恒之城”(伊斯坦布爾舊稱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就是永恒的地方之意)。伊斯坦布爾的街道上鋪滿了方形的石磚,兩邊錯落有致的建筑有著統(tǒng)一的歐式風格。清晨細雨輕輕洗刷過街面,趕著上班上學的人們匆匆而過,對于身邊的景致早已沒有驚喜,倒是這一切,提醒我,這里就是進入歐陸的門戶了。
來到伊斯坦布爾之前,我已經(jīng)從旅游指南上選定了3個必去的地方:索菲亞大教堂、嘉萊塔和博斯布盧斯海峽。
有著1400年歷史的索菲亞大教堂(Haghia Sophia),曾經(jīng)是東西方世界共同仰望的建筑。這座被譽為“神圣智慧堂”的建筑歷經(jīng)過4次大的損毀和改建,直到1935年,凱末爾下決心將這里改為博物館,才使得任何民族、任何信仰的人都可以走進這座屬于全世界的建筑。
站在博物館前的廣場上,不能不感嘆拜占庭和奧斯曼兩大帝國的雄偉氣魄,正面是鑲滿馬賽克磚的藍色清真寺;左邊矗立著從古埃及和古羅馬搬來的方尖碑,方尖碑下埋葬著公元532年大起義的三萬起義軍;右手是古羅馬巨大的地下水庫,支撐水庫的柱墩是美杜沙的石像;還有遠處連綿不絕的紅頂屋,像一片丘陵上燃燒的紅云,分外耀眼。
中午是暢游博斯布盧斯海峽的最佳時刻,游船鳴笛起航那一刻,我正站在船頭甲板上眺望海那邊的亞洲。蔚藍的海面上波光粼粼,從地中海流進的碧波穿過這里進入黑海。不遠處,世界第六大斜拉橋——亞歐大陸橋——漸漸顯露出身影,薄薄的橋面在鋼索的牽引下連接著城市的兩個城區(qū),橋上川流不息的汽車告訴我,這里有許多人都是白天在歐洲上班,晚上回到亞洲享受家庭的溫暖。
登上嘉萊塔(Calata Tower),可以俯瞰整個伊斯坦布爾,目光所及,處處是紅云密布的傳統(tǒng)建筑。這座擁有1700萬人口的大城市,卻幾乎沒有七八層以上的建筑,伊斯坦布爾城區(qū)面積之大令人咋舌。坐在頂層的咖啡廳,突然,整個城市都被同一種聲音喚醒,四面八方全是宣禮塔中傳出的誦經(jīng)聲,此起彼伏,綿綿不絕。身在伊斯坦布爾的最高處,我好像被這種虔誠的力量托起,飄忽在藍天白云之中。
旅行攻略:
行:北京和上海都有直飛伊斯坦布爾的航班,飛行時間約8小時。因公護照免簽,因私護照要在北京辦理旅行簽證。
住:市區(qū)的三星級酒店價格約60美元一晚,條件和服務比較好。
吃:LP旅游指南將法式大餐、中餐和土耳其餐列為世界三大美食系列。土耳其的美食決不只有烤肉,還有香腸、炸魚、各種海鮮……15美元可以在市區(qū)享受一頓可口的土耳其餐。
購:伊斯坦布爾有號稱世界最大的室內(nèi)市場——“大巴扎”,超過4000個商鋪內(nèi),瓷器、寶石、玻璃制品、衣服、首飾、圖書、古玩應有盡有。土耳其實行了貨幣改革,1美元相當于1.3土耳其里拉。由于土耳其積極希望加入歐盟,因此許多商品也標注歐元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