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名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THE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國 旗 國旗旗面中間平行長方形為藍色,占旗地一半,上下為紅色長方形,各占旗地的四分之一。藍色部分中間為白色圓輪,輪的直徑為藍色部分寬度的五分之四。藍色象征富饒,紅色象征革命,白色圖輪表示圓月。此旗原為老撾愛國戰線旗幟。
國 徽 呈圓形,由兩束稻穗環飾的圓面上有具象征意義的圖案:大塔是著名古跡,它是老撾的象征;齒輪、攔河壩、森林、田野等分別象征工業、水力、林業;稻穗象征農業。兩側的飾帶上寫著“和平、獨立、民主、統一、繁榮昌盛”,底部的飾帶上寫著“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面 積 236800平方公里。
人 口 537.7萬(2001年)。有60多個部族,大致劃分為老龍族(約占全國人口的60%)、老聽族、老松族三大民族。通用老撾語。居民多信奉佛教。華僑華人約3萬多人。
首 都 萬象(VIENTIANE),人口61.6萬(2001年)。最高氣溫31.7℃,最低氣溫22.6℃。
國家元首 國家主席坎代·西潘敦(KHAMTAY SIPHANDONE)。
重要節日 老撾人民軍成立日:1月20日(1949年)。老撾人民革命黨成立日:3月22日(1955年)。老撾新年(宋干節,也叫潑水節):佛歷5月,一般從每年公歷4月13日開始,前后共3天。獨立日:10月12日(1945年)。塔鑾節:佛歷12月,公歷11月。國慶日:12月2日(1975年)。
簡 況
位于中南半島北部的內陸國家,北鄰中國,南接柬埔寨,東界越南,西北達緬甸,西南毗連泰國。湄公河流經西部1900公里。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5月~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年平均氣溫約26℃,年降水量1250毫米~3750毫米。
公元1353年建立瀾滄王國,為老撾歷史鼎盛時期。1893年淪為法國保護國。1940年9月被日本占領。1945年10月12日宣布獨立。1946年法國再次入侵,1954年7月簽署關于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議,法國從老撾撤軍,不久美國取而代之。1962年簽訂關于老撾問題的日內瓦協議。老撾成立以富馬親王為首相、蘇發努馮親王為副首相的聯合政府。1964年,美國支持親美勢力破壞聯合政府,進攻解放區。1973年2月,老撾各方簽署了關于在老撾恢復和平與民族和睦的協定。1974年4月成立了以富馬為首相的新聯合政府和以蘇發努馮為主席的政治聯合委員會。1975年12月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政 治
老撾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老撾人民革命黨是老撾唯一政黨。1991年老撾黨“五大”確定“有原則的全面革新路線”,提出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方向等六項基本原則,對外實行開放政策。2001年老撾黨“七大”提出了老撾在21世紀前二十年的發展目標和具體方針,強調繼續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方向不變;將經濟建設作為工作重心,將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作為首要任務,加快發展,盡快擺脫不發達狀態。2003年,老撾保持政局穩定、社會安寧。
【憲法】 1991年8月,老撾最高人民議會第二屆六次會議通過了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第一部憲法。憲法明確規定,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是人民民主國家,全部權力歸人民,各族人民在老撾人民革命黨領導下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
【議會】 老撾國會(原稱最高人民議會,1992年8月改為現名)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和立法機構,負責制定憲法和法律。國會每屆任期5年,每年召開兩次會議,特別會議由國會常委會決定或由三分之二以上的議員提議召開。國會議員由地方直接選舉產生。第五屆國會于2002年2月選舉產生,國會議員109名。2002年4月在萬象召開首次會議,主席沙曼·維亞吉(SAMANE VIGNAKET)。
【政府】 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本屆政府于2002年4月9日組成,2003年進行部分人事變動。主要成員:政府總理本揚·沃拉吉(BOUNGNANG VORACHITH),副總理阿桑·勞里(ASANG LAOLY),副總理兼國家計劃合作委員會主任通倫·西蘇里(THONGLOUN SISOULITH),副總理波松·布帕萬(BOUASONE BOUPHAVANH),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宋沙瓦·凌沙瓦(SOMSAVAT LENGSAVAD),國防部長隆再·披吉(DOUANGDCHAY PHICHIT),財政部長占西·普西坎(CHANSY PHOSIKHAM),教育部長披馬遜·瑯坎瑪(PHIMMASONE LUANGKHAMMA),勞動社會福利部長宋潘·平坎米(SOMPHANH PHENGKHAMMY),貿易部長蘇里馮·達拉馮(SOULIVONG DARAVONG),交通運輸郵電建設部長布通·馮羅坎(BOUATHONG VONGLOKHAM),國家銀行行長富米·提帕汶(PHOUMY THIPPAVONE),工業手工業部長奧勒·蓬馬占(ONNEUA PHOMMACHANH),公安部長蘇再·塔馬西(SOUTCHAY THAMMASITH),新聞文化部長潘隆吉·馮沙(PHANDOUANGCHIT VONGSA),主席府部長、辦公廳主任蘇班·沙立提臘(SOUBANH SARITHIRATH),農業與林業部長憲·沙旁通(SIENE SAPHANGTHONG),衛生部長本梅·達拉洛(PONEMEK DARALOY),司法部長坎溫·布法(KHAMOUANE BOUPHA),總理府部長本滇·披沙邁(BOUNTHIEM PHITSAMAY)、蘇立·南塔馮(SOULI NANTHAVONG)、賽勝利·丁布列智(SATSENGLY TENGBLIACHUE)、宋蓬·蒙昆維萊(SOMPHONG MONGKONVILAY)、萬通·鑾維萊(VENETHONG LUANGVIL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