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烏實行英國教育體制:小學7年,初中4年,高中2年。麥克雷雷大學為烏最高學府,始建于1937年。此外還有姆巴萊伊斯蘭大學、姆巴拉拉科技大學、東非基督教大學、烏干達烈士大學。全國文盲率很高,農村女性為42.6%,男性為28%;城市女性為21%,男性為11.8%。自1997年起實行免費教育制度,政府為全國每戶四個孩子提供免費小學教育。據烏教體部2000年1月統計,烏全國共有已注冊的私立小學1536所(現有學生418641名),私立中學1000所(現有學生175003名),公立小學9860所(現有學生6172359名),公立中學623所(現有學生252489名)。1999/2000財年,烏新建5800間教室;小學教師數量從上年9.4萬增加至10.1萬,使學生對教師比率從65∶1降至58∶1;20%最貧困人口中,小學入學率從1992年19%上升至1999年24%。
據烏官方統計,1997年學校數、教師數、在校學生數如下:
學校(所) 教師(人) 學生(人)
私立小學 1536 - 418641
公立小學 9860 - 6172359
私立中學 1000 - 175003
公立中學 623 - 252489
師范學校 64 - -
技 校 58 - -
師范學院 10 416 8760
技術學院 4 78 703
商業學院 5 162 3239
其它高校 3 396 6198
大 學 5 - 15000
【新聞出版】 共有10余種用英語和盧干達語出版的國家和地區報刊,發行總量為約100000余份。主要報刊:《新觀察報》,官方英文報紙,1986年5月創刊,其前身為奧博特第二屆政府時期的官方《鏡報》,現為日報,每期發行28000萬份;《警戒者報》,私營英文報紙,1992年創刊,現為日報,每期發行25000份;《友人報》,盧干達語日報,1911年創刊,是烏歷史最久的報紙,原為天主教報紙,后由“友人”出版公司經營,是烏較有影響的報紙之一;《東非人報》,英文周報,1994年11月首次發行,在坦桑尼亞、肯尼亞和烏干達同時出版。
烏干達通訊社:國家新聞機構,設有地球衛星轉播站。
烏干達廣播電臺:烏現有四家廣播電臺,其中三家為私人電臺。國家廣播電臺設有中、短、調頻等波段,以英語、斯瓦希里語播音為主,另有盧干達語等30個部族語言的廣播。
烏干達電視臺:彩色電視臺,在6個鄉鎮設有轉播臺,覆蓋全國。
對外關系 烏奉行獨立自主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主張在平等互惠的基礎上同各種社會制度的國家發展關系。強調外交為經濟建設服務。注重發展與西方國家關系,但反對西方干涉其內政。倡導非洲聯合振興,致力于推動地區合作及經濟一體化,積極參與地區事務。烏是英聯邦、不結盟運動和非洲統一組織成員國,以及東非共同體(EAC)、東南非共同市場(COMESA)和政府間發展組織(IGAD)等次地區組織的成員國。
【對重大國際問題的態度】
關于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主張“新秩序”應是一種寬容的、能夠容納各種精神的秩序,強求意識形態的一致只能導致動蕩、混亂和停滯。對單極化趨勢感到不安。批評經濟全球化是一種新的壓迫形式,使發展中國家進一步邊緣化。主張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發展貿易。
關于主權觀:認為僵硬地界定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含義是將主權觀念庸俗化,國際社會應該尊重人民的主權而不是政權的主權,為了更大的安全利益,非洲國家有時需暫時犧牲部分主權。
關于不干涉原則:烏對不干涉原則有保留,認為不干涉內政原則的基礎已遭到根本性削弱,主張區分國際干預的正義性和非正義性,認為在種族屠殺面前采取不干涉主義是不負責任的表現,而為人類的和平進行武裝干預是正義的事業。國際社會應允許在生命權受到極大威脅的情況下進行緊急干預。
關于民主與人權:強調應確保人民享有民主和尊嚴的權力,主張民主的形式不是唯一的,而在于其實質,應符合本國的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認為包括烏在內的絕大多數非洲國家仍處于前工業化時期,西方國家把工業社會的民主強加給非洲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反對西方以民主和人權為借口干涉別國內政。
關于非洲問題:認為非洲問題的關鍵在于非洲領導人本身。部族主義則是非洲產生危機的根源,非洲要發展就必須徹底消除部族主義的影響,依靠自己力量自主解決非洲問題。堅持非統憲章原則,主張在非統內成立維和部隊。積極倡導泛非主義思想,主張非洲聯合,但認為目前非洲國家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存在著戰亂和沖突,成立非洲聯盟為時尚早,迄未簽署非洲聯盟章程。
關于外援與外債:認為第三世界國家不應視外援為發展的靈丹妙藥,真正的出路在于建立起自己獨特、一體化、能維持自身發展的經濟。反對接受條件苛刻的貸款。
關于聯合國改革問題:主張對聯合國安理會組成進行改革,尤其應增加非洲國家所占比重。支持安理會增加5個常任理事國,非洲、亞洲、拉美、日本和德國在其中各占一席,同時要求增加非常任理事國名額,新增加的常任和非常任理事國應與原常任和非常任理事國享有同等權利。
|